
双向滑动球铰支座的功能原理
双向滑动球铰支座通过球形支座的中间球形钢板在下支座板内滑动位移来满足上层结构转运的需要,球形支座在最小阻力下的多向转动,体现了球-槽结合的原理。通常由于支座的转动中心与上部结构的转动中心不重合,因此在上支座板与平面四氟板之间形成第二滑动面。根据上部结构与支座转动中心的相对位置,球面转动方向可以与平面滑动方一致或相反。如果两个转动中心重合,则在平面上就不发生滑动。上层结构的x和y方向上的水平位移通过球形支座的上支座板在中间球形板上面滑动实现。
性能与特点球形支座传力可靠,转动灵活,它不但具备盆式橡胶支座承载能力大,容许支座位移大等特点,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支座大转角的需要,与盆式支座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球形支座通过球面传力,不出现力的缩颈现象,作用在混凝土上的反力比较均匀。
2) 球形支座通过球面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来实现支座的转动过程,转动力矩小,而且转动力矩只与支座球面半径及聚四氟乙烯板的摩擦系数有关,与支座转角大小无关。因此特别适用于转角的要求,设计转角可达0.05rad以上。
3) 双向滑动球铰支座各向转动性能一致,适用于宽桥、曲线桥。支座不用橡胶承压,不存在橡胶老化对支座转动性能的影响,特别适用于低温地区。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细则》(JTGB02-01-2008)中第10.2条中关于减隔震装置的说明,常用的减隔震支座装 置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两类。目前常用的整体型减隔震装置有: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摩擦摆式减隔 震支座;目前常用的分离型减隔震装置有:橡胶支座+金属阻尼器、橡胶支座+摩擦阻尼器、橡胶支座+黏性材料 阻尼器。
目前设计人员普遍存在两个误区,
其一:抗震分析时一味的考虑用桥墩的塑性能力耗散地震效应,忽略增设 减隔震支座的设计思路;
其二:由于设计人员对减隔震支座的模拟方式不清楚,造成潜意识里回避减隔震支座的 采用。本文考虑上述两点对《公路桥梁抗震细则》(JTGB02-01-2008)第10.2条中涉及的减隔震支座模拟进行说 明。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整体型减隔震装置进行叙述。
|